• 抑制开关电源噪声侵入电网的关键路径

    在电力电子设备普及的当下,开关电源因高效节能的优势,已广泛应用于通信、工业控制、消费电子等领域。然而,开关电源内部功率器件的高频开关动作,会产生大量电磁噪声,若不加以抑制,这些噪声将通过输入电源线侵入公共电网,不仅干扰电网中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,还可能违反国际电磁兼容(EMC)标准。因此,深入研究 EMC 技术在抑制开关电源噪声传导中的应用,对保障电网稳定性和设备兼容性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• LLC 轻载下输出特性分析及保持输出电压可控的解决方案

    LLC 拓扑凭借其全负载范围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(ZVS)、副边二极管或同步整流开关零电流关断(ZCS)、EMI 特性好、电路结构简单以及成本较低等诸多优异特性,在照明驱动、电视电源、工业电源、服务器 / PC 电源、通信电源等消费及工业领域的 DC - DC 级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然而,在实际应用中发现,LLC 拓扑在轻载及空载情况下,即便工作频率范围很宽,输出电压仍常常超出规格要求,这与基于基波近似法(FHA)计算得到的直流增益曲线理论不相符。因此,深入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,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  • EMC 技术:抑制开关电源噪声侵入电网的关键路径

    在电力电子设备普及的当下,开关电源凭借高效节能的优势,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、消费电子、新能源等领域。然而,开关电源内部功率器件的高频开关动作(如 MOS 管、IGBT 的导通与关断)会产生大量电磁噪声,若这些噪声未经有效抑制直接侵入电网,不仅会干扰同一电网内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,还可能违反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制定的 EMC(电磁兼容性)标准(如 IEC 61000-3-2),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市场。因此,深入理解 EMC 抑制原理、掌握针对性技术手段,成为开关电源设计与生产的核心环节。

  • 大功率电池供电设备逆变器板:热优化的核心助力者

    在新能源储能、电动汽车充电桩、应急供电系统等领域,大功率电池供电设备已成为关键基础设施。这类设备运行时,核心能量转换单元 —— 逆变器板常面临严峻的热挑战:高功率密度下器件结温易超标,长期高温会导致电容寿命衰减、IGBT 性能劣化,甚至引发设备宕机。而逆变器板作为能量转换的 “中枢神经”,其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整个设备的热管理效率,成为破解热难题的关键突破口。

  • 超级电容器替代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的可行性讨论与分析

    在现代电子系统与能源网络中,备用电源是保障设备连续运行、数据安全及应急供电的关键组成部分。传统备用电源多依赖铅酸电池、锂离子电池等化学储能装置,但随着超级电容器技术的快速发展,其高功率密度、长循环寿命、宽温域适应性等特性,为备用电源领域带来了新的替代可能。本文将从备用电源的核心需求出发,对比超级电容器与传统电池的技术特性,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与局限性,并探讨实现替代的关键突破方向。

  • AI服务器电源对磁性元件提出的新需求

    AI 服务器对算力的极致追求正重塑电源系统格局。与传统服务器相比,搭载高端 GPU 与 AI 加速芯片的设备单机功率已从 3.5kW 跃升至 12kW,整机柜功率更是突破 100kW,伴随而来的是 “高功率密度、高效率、高可靠性” 的刚性需求。这种变革直接传导至磁性元件 —— 作为电源能量转换与信号滤波的核心部件,其性能瓶颈已成为制约 AI 服务器升级的关键因素。

  • 线性稳压电源优化,LDO选型、热设计及低噪声应用技巧

    在精密仪器、医疗电子及音频设备等领域,线性稳压电源凭借其低噪声、高精度的特性,成为电源设计的核心方案。然而,其效率较低、热管理复杂等问题也制约着应用边界。本文从LDO选型、热设计优化及低噪声应用技巧三个维度,结合实际案例与技术参数,系统阐述线性稳压电源的优化策略。

  • 同步整流技术对比,SR MOSFET与二极管整流的损耗分析与选型指南

    在电力电子领域,同步整流技术通过替代传统二极管实现整流功能,已成为提升系统效率的核心手段。本文从技术原理、损耗机制、选型关键参数及典型应用场景出发,系统解析同步整流中SR MOSFET与二极管整流的差异,为工程师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指南。

  • 轻载效率提升,突发模式(Burst Mode)与频率跳变控制对比

    电力电子系统,轻载效率优化始终是核心挑战之一。随着数据中心、通信基站等场景对能效要求的持续提升,突发模式(Burst Mode)与频率跳变控制(Frequency Hopping Control)作为两种主流技术路径,正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能效突破。本文将从工作原理、效率特性、动态响应及适用场景四个维度,深入剖析二者的技术差异与协同潜力。

  • 反激式(Flyback)变换器深度解析,壁插适配器的高效隔离设计实战

    在消费电子设备功率密度持续提升的今天,壁插适配器作为终端设备的能量枢纽,其效率、体积与安全性直接决定用户体验。反激式变换器凭借结构紧凑、成本低廉及电气隔离特性,成为中小功率适配器(30W-150W)的主流拓扑。本文从工作原理、关键参数设计到实战案例,系统解析反激式变换器在壁插适配器中的应用。

  • XY电容选型与安规距离,满足IEC 62368标准的爬电距离计算方法

    开关电源设计,XY电容作为EMI滤波的核心元件,其选型与布局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。IEC 62368-1标准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严格要求,使得工程师必须在电容容值、封装尺寸与安规距离之间寻求平衡。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与标准要求,系统阐述XY电容的选型原则及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。

  • Valley Switching技术:提升适配器轻载效率的实战技巧

    适配器轻载应用,传统硬开关技术因开关损耗与频率线性相关,导致效率显著下降。以某65W PD快充为例,当输入电压升至265Vac且输出功率降至10W时,采用线性频率调制的效率从满载的94%骤降至82%。Valley Switching(谷底切换)技术通过精准捕捉开关管电压波形的最低谷点触发导通,将开关损耗降低60%以上,成为破解轻载效率瓶颈的核心方案。

  • 电源适配器的有源钳位反激

    在当今电子设备飞速发展的时代,电源适配器作为关键配件,其技术演进备受瞩目。有源钳位反激技术的出现,正引领着电源适配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,有望成为该领域的下一个重要变革方向。

  • 高压配电开关柜过流跳闸的处理方法

    在工矿企业和大型公共场所,如图书馆、体育馆、医院及学校等,高压配电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不仅负责电能的分配和控制,还在电能开合和保护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。

    电源
    2025-10-22
    高压配电柜
  • 如何给高功率电源选择合适的隔离驱动?

    高功率电源(通常指功率大于 1kW 的工业电源、新能源逆变器等)的工作环境具有高压、大电流、强电磁干扰的特点,对隔离驱动的核心要求集中在三个维度:电气隔离可靠性、功率密度适配性和动态响应速度。电气隔离需满足安规标准(如 UL1577、IEC60664),防止高低压侧击穿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;功率密度方面,高功率电源往往追求小型化设计,要求隔离驱动具备紧凑的封装形式;动态响应则直接影响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,需与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(通常在 10kHz-1MHz)精准匹配,避免出现开关延迟或误触发。

发布文章